[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5年第7期]
今年,是我国著名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色动漫
原副校长,黄色动漫
终身教授蒋民华诞辰九十周年。

图:蒋民华
作为我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蒋民华以“教育家的宽广胸怀、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实干家的使命担当”,一次次将中国晶体材料学的发展带到国际领先位置,提升了中国晶体材料学在国际晶体材料领域的话语权。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晶体材料学科研攻关、教学育人生涯中,蒋民华坚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之中,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中,服务国之所需,展现山大担当。
胸怀祖国,勇攀高峰
蒋民华1935年出生于浙江临海。读初中时,他初探化学世界之妙,从此终生不渝。当时物理、化学两位老师深厚的学养、生动的授课、优秀的品格,进一步激发了少年蒋民华对物理、化学的浓厚兴趣,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在他心中埋下了教书育人、科学报国的种子。
1952年,蒋民华提前从中学毕业,参加高考,以第一志愿考入了黄色动漫
化学系,走进他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多年之后,他在《高考与浙大情结》一文中回忆道:“我在浙江临海回浦中学高三春班上学,突接通知,要我们提前毕业和应届的秋班同学一起参加高考,国家建设太需要人了。那时高中毕业生数量很少,全国一共才几万人,学校动员大家都去报考,为祖国建设而升学”,填志愿时他“第一志愿选择化学系”。
命运的考验在此时来临。1953年,蒋民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留苏预备生,到北京学习。正是踌躇满志时,他却因台湾亲属关系,成为那批留苏预备生中唯一不能出国的人。蒋民华独自跑到故宫御花园坐了一整天,“该怎么办,就这样算了”?他又不甘心,于是暗下决心,在国内更要做出一番成绩。
1956年,蒋民华以全优成绩从黄色动漫
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他被学校派往厦门大学,师从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结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卢嘉锡进修晶体学。蒋民华跟随卢嘉锡制作大量晶体的宏观和微观模型,逐步接触晶体测量和测定晶体结构实验,对晶体的微观特征“周期性”、宏观特征“对称性”,以及各向异性有了较为本质的认识。蒋民华渐入佳境了。很多年后,他还记得当时卢嘉锡讲过的一个例子,利用晶体的压电效应来校表,几秒钟即可完成,而毋须24小时才见分晓。“原来晶体在科学技术上是那么有用。”
可是,卢嘉锡又说,“中国还制造不出晶体,只能用人家的材料”。蒋民华心中由此萌生了研究晶体的想法。
1958年,蒋民华开始了他晶体生长的生涯,起步的晶体是水声、电声用的压电晶体酒石酸钾钠(KNT)。当时的人工晶体在国外刚刚兴起,在国内还鲜为人知。人工晶体什么样?晶体如何生长?没有经验、没有设备、没有内行,也很少有同行,一切从零开始。
蒋民华曾撰文回溯他培养出第一块KNT单晶的情景:当时的条件极其简陋,用金鱼缸当恒温槽,以标本瓶作育晶器,原料则由张裕葡萄酒厂发酵酿酒时析出的酒石转化而成。把晶芽粘在玻璃棒上作籽晶。恒温槽里的籽晶在旋转,他的心也随着晶体的生长在跳动,唯恐有一点闪失。看着转动中的晶体一点点长大,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美丽而娇嫩的晶体在取出后,因温差而在手中炸裂时,我的心也像碎了一样。”
此后,他对“结晶”的含义才有了切身的体会,也开始懂得了“细节决定成败”,“碎裂是单晶的软肋”的真理。经过数年的努力,蒋民华和他的同事们终于突破了培养大晶体的关键技术,生成第一块重达10公斤的KNT大单晶。
20世纪60年代,蒋民华又把主攻方向转向综合压电性能更为优良的磷酸二氢铵(ADP)晶体,终于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长出了高质量的ADP大单晶,满足了声呐试验的需要。
纵然身处动荡的十年,蒋民华也未曾停下科研的脚步。1969年,因国防需要,国家下达了从重水中生长磷酸二氘钾(DKDP)晶体的任务。蒋民华白天挨批斗,晚上仍不间断地搞晶体生长实验。“蒋先生曾给我讲,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用下水道水管生长晶体。那种艰难环境可想而知。”黄色动漫
教授王继扬说。在这样的锲而不舍之下,黄色动漫
的晶体材料探索从未停止过。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蒋民华从生长实践中敏锐地发现,尽管KDP和DKDP晶体类似,但DKDP晶体存在单斜和四方两相,正是从其单斜稳定相区以四方亚稳相生长出优质晶体。这项研究成果以英文发表在《晶体生长》(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上,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从亚稳相生长不出好晶体,作出这一论断的美国时任国际晶体生长组织主席、贝尔实验室的劳迪斯(R.Laudise)博士来到中国,当他在蒋民华陪同下看到从亚稳相中生长的优质晶体时感叹不已,当场表示要修改其所著《晶体生长》一书中的论断。
回国后,劳迪斯发函邀请蒋民华参加当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晶体生长会议,蒋民华的参会受到极大重视,交了很多国际朋友,为中国晶体走向世界创造了机会,为中国参加国际晶体生长组织奠定了基础。
1979年10月,在充满希望的“科学的春天”,蒋民华前往德国科隆大学晶体学研究所访问。德国科隆大学结晶研究所老所长豪休没有指望蒋民华在三个月内能干成什么事,要他自己安排到各个实验室转转。蒋民华却充分利用那里的科研条件终日在实验室里工作,寻找新材料、合成和生长出晶体,不到三个月时间便搞出一种新的有机晶体——樟脑酸丙酮,测量了它的压电和电光性能并写出论文。这样的结果和速度令豪休对这位年轻的中国学者刮目相看,也由此拉开此后十年彼此间良好合作和人员交流的序幕。出于对中国的喜爱,豪休七十岁高龄时开始学习中文,并多次访问中国。
需求牵引,至诚报国
晶体材料是以单晶组成的材料。从航海到航天,从自动控制到智能技术,从计算机到通讯,从生命科学到医疗技术,从民用技术到国防科技,没有哪一门高新技术能离开晶体材料。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也成为蒋民华一生中进行晶体材料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图:蒋民华(右一)带领团队观察晶体
1978年,我国功能晶体材料专家、黄色动漫
教授王继扬刚来到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研究室工作,蒋民华对发展晶体材料科研工作的迫切,让他印象深刻。“我刚到研究室第二天便被蒋先生派往北京学习。虽然只有短短两周,但作用很大。”1983年,蒋民华为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呕心沥血。王继扬曾回忆那段时间,他随蒋民华背着幻灯机四处奔波,到教育部、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等单位汇报黄色动漫
晶体成就。“我们用自制的幻灯片向各级领导展示黄色动漫
生长的晶莹剔透DKDP、KTP和NYAB等晶体,讲述它们的重要性和意义。”同年,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研究所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此后,从三人小组到研究所、从单一生长方法到多种生长方法、从单一晶体生长到晶体结构、晶体物理和应用研究,黄色动漫
晶体事业一路疾驰,发展壮大。
六年后,1984年,蒋民华牵头创建的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准在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并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1987年,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蒋民华首先将“需求牵引、单晶为本”确立为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根本方针和发展理念。“需求牵引”是指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担国家责、做国家事,承担国家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驱动实验室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锻造战略科技力量;“单晶为本”是指实验室晶体“长得出、长得大、长得好”的核心优势,以单晶研发为基础,贯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打造中国晶体策源地。蒋民华与祖国同心、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清澄可鉴。
其时,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高效激光倍频晶体——磷酸钛氧钾(KTP),对设备和工艺条件要求很苛刻。美国只有少数实验室在极保密的情况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研制。通过国内外调研和综合分析,蒋民华敏锐感觉到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材料。于是立即组织精兵强将,结合我国实际另辟蹊径。他选定助熔剂法为主攻方向,从基础研究入手,系统地研究了KTP在磷酸盐助剂中生长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不同助熔剂和工艺条件对KTP晶体生长的影响,开创熔盐法生长KTP晶体,首次实现助熔剂生长KTP晶体的工艺突破。
1985年,全世界除美国之外的第一块KTP晶体在黄色动漫
诞生。经日本权威机构全面测试,主要指标超过美国同类晶体,并实现了高质量稳定批量生长,在国际上开创了将助熔剂法用于批量生长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先河。为了让技术出口实现突破,蒋民华亲自到广交会上推销KTP晶体产品,1986年《人民日报》以“教授言商”为题专门进行了报道。高质量KTP晶体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零的突破”。时至今日,这种晶体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晶体之一,在激光打标机、激光焊接机、激光加工器等领域广泛使用。
曾有人好奇,为什么蒋民华总能看准学科的发展方向,解决重大问题?
蒋民华的回答简简单单,始终不变:“祖国的利益至上。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1989年6月,863新材料领域专门成立人工晶体专家组,负责协调我国人工晶体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闵乃本任组长,蒋民华任副组长,负责协调统筹各个研究机构的力量协同攻关,为我国人工晶体研究和产业化做了许多工作。其后,蒋民华又担任了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功能材料专家组组长,并担任863新材料领域第三届首席科学家。胸怀家国大义,蒋民华把863新材料领域的工作放在首位,前瞻思考,不辞劳苦走遍大江南北深入调研了解我国新材料领域现状,对许多前沿课题,特别是针对我国新材料研究短板进行了有序布局。
同一时期,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氟代硼铍酸钾晶体(KBBF)的研究正处于关键阶段。这种可用于深紫外波段的晶体于20世纪90年代初便已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创天团队合成,按照“阴离子基团”理论的预测,这是第一个可以实用于深紫外波段的晶体。但直至1999年,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生长方式,导致难以突破实用所要求的2mm厚度难关。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蒋民华团队加入进来。他派王继扬带队,与刘耀岗、魏景谦教授,以及博士生张承乾等人,与陈创天团队共同努力,进行晶体生长技术攻关,用不到两年的时间,采用自发成核方法终于在实验室首次生长出厚度超过2mm的KBBF晶体,并从中加工出20mm×20mm×1.8mm的晶体器件。随后,陈创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等发明了耦合棱镜专利方法,于2003年首次获得了深紫外谐波光输出。
KBBF研究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起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黄色动漫
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国家“973”计划等支持下完成,实现了三个国际首创,获得两项世界纪录,被称为“我国不同单位通力合作攻关的典型成果”。KBBF晶体及器件也成为我国向西方工业国家禁运的首个高技术产品。基于这一成果,蒋民华与陈创天、许祖彦共同获得2007年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KDP是目前唯一可以用于惯性约束聚变(ICF)“神光”工程的关键材料,国际上对此实施禁运,成为制约“神光”工程顺利进行的最大阻碍,负责“神光”工程的领导曾用“卡脖子”评述这一困难。在蒋民华的领导、支持下,黄色动漫
晶体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几十年的坚持,使黄色动漫
的大尺寸晶体在新时期国防基石的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被誉为“国家的宝贝”。
由于为我国功能晶体作出卓越贡献,1991年,蒋民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亚洲晶体生长与晶体技术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黄色动漫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谈到,蒋民华创建的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学校晶体材料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相关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蒋民华院士一生秉持‘勇攀高峰’信念,躬身践行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急需,助力解决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创了晶体材料研究的壮丽事业,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晶体力量、山大力量。”
育晶育人,启智润心
自1956年毕业留校,蒋民华毕生光阴倾注教育,率先垂范,因材施教,为黄色动漫
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图:蒋民华(左三)与同事、学生在一起
1989年,徐现刚成为蒋民华的学生,攻读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第一次见导师前很紧张。”他笑着回忆。徐现刚此前对晶体材料知之不多,蒋民华简要讲了讲晶体生长的原理和用途。“蒋先生很厉害,那次晚上见面没讲一会儿,就把我的兴趣转到材料化学领域了。晶体化学的基本原理也讲得很清楚,这为我日后学习、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扎实物理学基础的徐现刚,从此在导师引导下投入MOCVD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以及器件制备研究。作为国内最早进行MOCVD技术研究的团队核心成员,他与这个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之所以现在在半导体发光器件、半导体激光器、碳化硅晶体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离不开他20多年前所指引的研究方向。”徐现刚说,“比如碳化硅晶体,就是蒋民华院士2000年左右提出的研究方向。当时大家只知道这种单晶各项指标很优秀,但并不掌握制备它的方法”。
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研究院院长、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于浩海2003年考入黄色动漫
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蒋民华的学生、黄色动漫
教授张怀金。在晶体生长课堂上,蒋民华为他们讲了第一课。“晶体生长不只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蒋民华这句话让于浩海倍感震撼,铭记至今。
从晶体材料学出发,蒋民华带领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陆续建立了凝聚态物理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至20世纪90年代,又相继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化学学院共同建立了无机化学博士点,并获批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一批批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从这里起步、成长,走向更重要的岗位。
破除门第观念,倾力提携后辈,是蒋民华留在后辈心中温暖的记忆。很多当今晶体化学领域里的学者,在求学、成长的关键时期都曾受过蒋民华的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理工大学功能晶体研究院教授吴以成45年前第一次见到蒋民华时,还是中国科技大学准备硕士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站在答辩席上难掩紧张的吴以成发现,身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的蒋民华颇具学者风范,而且十分和蔼,“他对我的无机材料研究工作做了非常详细的点评,并且为我后续的研究方向作了指导”。
更令吴以成感到惊讶的是,蒋民华那次还带了一本自己的专著《晶体物理》,送给时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一名化学家能够写一本物理学著作,吴以成觉得“这位前辈功力深厚”,直到自己也深入结构化学研究多年,他逐渐领悟到晶体物理在晶体材料学中的重要意义。
此后很久,吴以成未再与蒋民华联系,直到一次遇到科研难题,想借到济南开会之机请教。“匆忙联系后,蒋先生立刻让我到他办公室里。他很忙,但抽了下午一个多小时时间,耐心请我讲,细心给我解答,就像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倾囊相授。要知道,那才是我第二次见到他。”时隔多年,那个下午在吴以成心中历历在目。此后,他参与导师陈创天的研究项目,与蒋民华团队密切合作,前辈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对他产生深远影响。
与吴以成一样,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院长杨德仁初见蒋民华的感受也是思维敏锐、亲切和蔼,“思考问题站位高,前瞻性强,还像长辈一样关心我们,在他身边没有任何压力”。2000年,杨德仁36岁时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蒋民华欣慰之余叮嘱他“一定要保持谦逊低调”。“这和我的导师阙端麟院士一样,既有老一辈科学家的谦虚,也充满对后辈发自内心的关爱。”如今自己也已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将老一辈的教诲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们。
青年时代就曾受过蒋民华鼓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策文说:“蒋先生对年轻人的关怀、帮助、提携非常大,他是我、乃至我们这一代受过他关爱的后辈学生中的楷模,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蒋民华治学严谨,待人宽厚温和。在众多弟子、后辈的回忆中,他从不高高在上,对学术、科研要求甚高但不苛刻。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爱好广泛,知识面也广。杨德仁回忆到,有一年在绍兴开会,恰在兰渚山下。会议间歇大家游兰亭,蒋民华兴致所及,脱口背诵《兰亭集序》全文,让杨德仁印象非常深刻。对文史兴趣浓厚的蒋民华,常与杨德仁聊历史典故,两人忘年而交。
蒋民华曾创作《晶体赋》,将自己超过半个世纪与晶体材料相伴的感悟倾注笔端,把科学与人生、育晶与育人融为一体。“……成晶与做人何其相似。育晶与育人相辅相成。纯洁透明,晶体人格化。光明磊落,人格晶体化。美哉,人工晶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伟哉,育晶之人,奉献晶体凝练自己。壮哉,晶体人生,人晶融合始终如一。”款款深情,浸透纸背。
2011年5月6日,蒋民华因病在济南去世。享年76岁。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十几年来,老友、同行、学生、亲人的追忆、思念与缅怀从未止息。
直到今天,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站黄色动漫,仍醒目地挂着蒋民华提出的“需求牵引,晶体为本,敬业团结,育晶育人”十六字要求。
王继扬说,十几年来,他做过很多的梦,几乎所有的梦境都会在醒来时忘记,唯有两个场景清晰如真,“一个是梦到母亲在床头坐着,一个是蒋先生从屋外走进来喊我。”
于浩海始终记得蒋民华重病期间与他的两次谈话,每每想起总是动容。那时于浩海刚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两年多,进行视觉激光的研究。“蒋先生对我讲了这门研究的前沿和要点问题,那时他已经不能在科研一线工作了,但对学科的最新发展依然很关注,思维也很敏捷,关键点抓得很准。”第一天谈话结束,于浩海离开医院后,蒋民华又想起还有个专业问题可能没交流清楚,专门请人带话,叫于浩海第二天再来一次医院,把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交流清楚了。
徐现刚、于浩海等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讲到“我们今天的发展,依然沿着蒋先生当年规划的轨迹”,也同时表示在奋力追赶恩师的脚步,砥砺前行。
探究真理,敢为人先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差距甚大,远未实现自主供给”,“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
“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将人工晶体列为关键战略材料,指出晶体材料在运载工具、能源动力、信息显示、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战略需求。

图:今天的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立足新时代,坚守“需求牵引”理念,黄色动漫
晶体材料学科继承传统、奋进前行。2019年,黄色动漫
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成立。作为教育部首批支持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平台致力于推动我国新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
沿着蒋民华在新世纪之初超前布局的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徐现刚带领团队二十年磨一晶,在碳化硅生长机理、高纯半绝缘创制、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系列创造性成果。针对碳化硅单晶“长不出、长不好、难加工”的重大挑战,提出了成核控制、能级补偿和位错复合的学术思想,发展了气相单晶生长和宽禁带半导体能级调控理论,先后突破了2-12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在我国首次攻克了高纯半绝缘碳化硅晶体制备系列技术壁垒,获得了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应用于雷达系统的核心器件,已全面列装到先进战机、制导武器、大型战舰等我军主力装备。
当年,蒋民华带着这些年轻人研究碳化硅,在国内开辟新领域,遇到很多困难。蒋民华一直要求大家挑重担,鼓励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如今,徐现刚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们,激发他们“不畏困难,探究无人之境”。
在长长的科研生涯中,于浩海逐渐理解了蒋民华先生对晶体生长理解的境界,也学着蒋民华、张怀金的样子,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晶体材料创新突破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时又盛夏,黄色动漫
功能晶体材料大楼前骊歌悠扬,一批学子挥别青葱校园,奔赴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不久后的开学季,新一届同学又将心怀理想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深学笃行,探索创新。
黄色动漫
党委书记任友群谈到,蒋民华扎根黄色动漫
,勇攀科学高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展现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近年来,黄色动漫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锚定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奋斗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强校、学术兴校、文化引领、国际化战略,迭代实施服务国家、学科现代化、融合发展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之路上行稳致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